梦,从大山深处升起

作为退伍军人,他是自己富了不忘贫困乡亲的企业家;作为村干部,他谱写了从贫困山村到旅游专业村的神话;作为火炬手,他把奥运精神在大山深处播撒;作为农民,他走进了新闻联播,走上了国庆大典观礼台。

他是“感动天津人物”的海河骄子;他是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他是全国劳动模范,成为多家媒体追逐的焦点——

他,就是李锁。这位敦实的汉子有着大山的风骨,他的性格像大山一样粗犷而质朴,就连肤色,也禀承于大山,活脱脱就是大山的儿子。他依赖大山、敬畏大山,也征服了大山,用自己的双肩和双腿践行了致富山乡的铮铮誓言,把大山里祖祖辈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演绎了新时期“愚公精神”的鲜活范本。

梦,从大山深处升起

提起毛家峪,京津冀的大多数人都很熟悉,因为它早已成了京津冀地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

其实,毛家峪原本是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沟,提起毛家峪,很多人不屑地说“阴山背后的”。全村几十户人家穷得就像荒山里的石头,光秃秃的。李锁就出生在这个穷村子里,他家有兄弟姐妹5个,是村里最穷的人家。在他的记忆中衣服是大人穿破了补补给孩子穿,大孩子穿完了给小孩子穿,冬天穿完了,把棉花扒出来夏天再穿……

穷,就像一根刺,扎得他坐卧不安。高中毕业后,他走出了大山,穿上军装。三年服役期满,怀着一腔豪情的李锁回到了毛家峪。经历了外面的世界之后,家乡依然如故的穷困面貌,使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到了城乡之间、贫富之间、文明与愚昧之间的巨大落差,这样的日子他一天也不想再过了!

没有什么比贫穷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的了。为了多赚点钱,尽快摆脱家庭的困境,李锁放弃了端“铁饭碗”的机会,毅然选择了自主就业。1989年,李锁东凑西借一万元钱,建了一家瓶盖厂。

一路摸爬滚打走过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到1996年底,李锁组建了跃华瓶盖集团,拥有下属企业20多个、员工500多人、固定资产300多万元,年净收入在20万元以上。产品销往全国十多个省市,他成为了一名颇具实力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

“李锁能干,心肠儿又好,让他带着大伙儿一块干,说不定能为我们村闯出一条路。”毛家峪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乡亲差不多都在瓶盖厂打工,大多数乡亲都从他那里借过钱,李锁怎样从一个穷小子成为一个有良心大老板,他们看得最清楚。2000年11月,村里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李锁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当李锁满怀豪情走马上任之时,第一道难关竟然是来自家庭的阻拦。父母妻子都极力反对,老母亲说:“咱毛家峪穷了又不是一年两年了,谁干谁发愁!你做你的生意,一年挣好几十万,蹚这浑水干啥?”

李锁说:“咱一家富了有啥意思?能让咱毛家峪的40多户人家家家都富裕起来,也不枉我当兵受党教育一场。”

亲属们也苦苦地劝阻,他们认为放着自家省心的买卖不干,吃错了药了才会揽这费力不讨好的差事。群众也不屑地议论:“咱们这个穷山村,谁当书记都一样,还能折腾出啥名堂来?”

面对亲人的阻拦和群众的议论,李锁没有丝毫动摇,内心深处的激情反而更加彭湃。在第一次村民大会上,李锁郑重承诺:“三年,给我三年时间,如果三年我不让能大伙儿都富起来,我自动辞职!”

路,在脚底下延伸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穷村创业更难。在部队开阔了眼界的李锁想到,毛家峪自然风光优美,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新鲜,是天然的氧吧,村里人大都长寿。于是,李锁请来了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决定在“长寿”二字上做文章,把村子定名为“毛家峪长寿旅游度假村”。

其实,如果不是面对今天已经取得的成绩,谁也无法相信当初的毛家峪能靠旅游致富。可是,李锁偏偏认准了这条道,并且说干就干,甚至不惜关闭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瓶盖厂和投资50万元建起的波尔山羊繁殖场,把全部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到村子的旅游建设中。

搞旅游,当务之急当然是修路了。群众听说要修路,情绪很高。可是,一听说修路得需要资金10多万元时,全都呆住了。10多万元,对这个只有46户、168口人的穷山村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当时,集体经济是空白,没有一分钱。让群众集资,人均至少1000元,群众拿不起!有的干部、党员因此灰了心,打起了退堂鼓。李锁二话没说,他带头捐款5万元。妻子一听说捐那么多钱,哭着说:“这都是咱们的血汗钱啊,为了挣钱,你和妈的手都残了,一下子捐出这么多,咱家是又舍财又搭人,你这都是图的啥呀!”李锁顾不上安慰妻子,他连夜启程,自费南下广州,说服他的一个亲戚捐款5万元,来回仅用三天时间。紧接着,他又一个一个动员村里在外的个体户为修路捐款,这儿500元,那儿1000元,集少成多,终于凑足了修路的资金。全村群众看到李锁为筹集资金不停地忙碌,备受鼓舞,纷纷主动捐款,有的把卖鸡蛋的5元、10元钱都捐了出来。在修路的日日夜夜,李锁昼夜盯在工地上,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李锁的这一番行动,深深地打动了村民的心,全村干部群众修路热情空前高涨,男女老幼齐上阵,仅用40多天时间,一条光滑平整的柏油路就从每户人家的门口修到了山外,与山外的公路相连,与外面的世界也相连了。

路通的那天,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全村群众敲起锣鼓,扭起秧歌,欢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与转变人的观念相比,修条公路的难度实在不算什么。要想让祖祖辈辈靠山里刨食的庄稼人办旅店、干旅游,那才叫难呢!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个样子看。冻土刚刚融化,李锁就带头推倒老房,投资50多万元,盖起了二层别墅,并且进行高级装修,在全村建起了第一家标准较高的农家旅店。同时,动员党员、干部和积极群众,利用自家庭院,开办家庭旅店。大部分农户没有资金,李锁就为他们担保贷款。李锁深知,发展旅游必须依托优美的景区才能可持续发展,否则只能是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然而,景区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他把自己的房产、有价证券全部拿来担保,贷款2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景区建设,并向全村保证,如果失败不用集体背一分钱的债务。

家底被李锁掏空了,妻子的私房钱也被他偷偷地翻走了,他的妻子刘丽波一下子坐不住了,哭闹着要和他离婚。就是全村的乡亲也无不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一旦不成功,他将彻底破产,成为全村最穷的穷人。

路通了,农家院建起来了,游客真的能来吗?为了把毛家峪推出去,李锁自己驾车马不停蹄地奔波,北京、天津大大小小的旅行社他都跑遍了。常常是困了就停下来在车上睡一觉,醒了开车就走。由于过度地疲劳,他曾经连人带车一头扎进了沟里。从那儿起,家里给他下了条死命令,无论到哪儿,都要给家里报个平安。

苍天不负苦心人。200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一向沉寂的小山村突然热闹起来,城里人源源不断地涌进村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买山货,摘山果,白天爬山,晚上点篝火,昔日小山村变成了“快乐大本营”。

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动的山

人们常把一个村的好带头人称之为“领头雁”,李锁就是这样一个尽心为村民服务的好支书。他退伍不褪色,时刻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17年来,他带领乡亲们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村庄,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全村百姓家家户户搞旅游,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新农村格局。确保了村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建设成了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家园。村民们都说:“他是我们的领头雁、主心骨,没有他,我们村发生不了这么大的变化!”

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以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十七年来,李锁带领毛家峪村制订了“以长寿为主题、科技作支撑、院校为依托、旅游为支柱、组织作保障、大家共同富裕为目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先后投资8000万元,修建了元古奇石林、情人谷、青龙湖等景区景点。 2005年,毛家峪村与天津永泰红磡集团合作,成立了天津毛家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投资5亿元,进行了山地体育运动公园高尔夫球场和生态塘污水处理场等项目建设,在全区率先实现生活污水零排放。近年来,毛家峪又建设了篝火演艺中心、滑雪场以及水上娱乐项目。全村日住宿接待能力达到3500余人。 2017年,全村共接待中外游客48万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7.8万元,旅游综合收入上亿元。

从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到游人如织的旅游专业村,毛家峪村经历了从贫穷落后到文明富裕的变迁。先后被评为“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中组部、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李锁先后获得了“天津市劳动模范”、“北京奥运火炬手”、“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全国劳动模范”、 “市级廉政建设先进党支部书记”、“中国旅游业风采人物”、“全国30名最美村官”和“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等称号,被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和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村官”很小,无级无品;毛家峪很小,仅仅200多口人。然而,李锁却情牵乡亲、心系发展,把“村官”这个小岗位看作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和谐的大舞台,用心血和汗水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如今走进毛家峪村,看到的是风景如画的山村美景,感受到的是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气息。

李锁用他那永不停歇的脚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延伸着一个军人的责任和义务,拓展着一个村干部的人生和境界,印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和情怀。

(责任主编:郑小云)

分享到:
Powered by YXcms 2012-2014 yxms.net Inc.